在核地質勘查的領域,技術應用也成為發展的重要動力。在中陜核工業集團地質調查院有限公司,工作人員將最新找礦關鍵技術應用于松遼盆地、二連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,發現了一批突出的找礦成果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在《二連盆地BSK1勘查》等多個項目中,實現了勘查階段見工業孔率高達40%以上的新成果,其中單孔平米鈾量創下企業最高紀錄。
此外,作為大型省屬企業,中陜核集團陜西核工業工程勘察院主動擔當作為,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進行了大量創新性研究。近年來,該企業通過大量科技研發,取得了《一種地質災害用路障清理設備》發明專利1項、《一種基于鋼管三腳架和鋼繩網的快速應急攔擋結構》等實用新型專利19項、《地質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V1.0》軟件著作權3項,并將科技成果及時轉化推廣,應用到地質災害防治平戰結合工作當中,為保障受災區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>>人才創新活力充分釋放,無人機航空物探技術破解行業難題
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,杰出科研人才更是發揮著重要的帶頭示范作用。
今年4月底,中陜核集團二一四大隊公司副總工程師、航空物探研發中心主管沈銘成被授予第20屆“陜西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”。
為了解決“無人機航磁系統自動沿著山區復雜地形起伏飛行”這個公認的行業難題,沈銘成帶領團隊遠赴秦嶺山區,開展攻關研究,攻克多個難關,開發出能夠結合地形自動布線的軟件系統,實現了低空起伏地形無人機航空磁測,真正達到了行業內無人機航空物探技術的領先水平。
近年來,為了充分激發廣大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的科技創新活力,中陜核集團通過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制度,制定科技創新與成果獎勵辦法、科技工作年度考核評價辦法等舉措,以制度建設推動技術創新,充分釋放發展活力,有效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以《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獎勵辦法》為例,科創人員(或團隊)可以申請的獎項包括技術創新獎、科研成果獎、論著專利與軟件獎和科技工作創先評優獎等四類,并對申報條件、獎勵金額、評定標準等內容,建立起了“清單式”規范。
>>醫療創新成效顯著,幫助每名腦出血患者減少醫療費用近5萬元
近年來,作為中陜核集團醫療與大健康板塊的重要主體,陜健醫集團在醫療創新方面成果突出,實現了科創成果的不斷涌現。
據了解,高血壓腦出血因其高發病率、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,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神經科專業人員的重視。陜健醫集團陜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主任、主任醫師謝國強所在的團隊,通過長期研究,探索出了一項低成本簡易增強現實技術。通過該技術,可以使患者腦內血腫/病變特征“呈現”于體表。在此基礎上,醫生可根據血腫/病變具體部位、形狀等指標,個體化設計手術。
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該研究方法經國內多家醫療單位神經外科應用驗證,均取得了較滿意效果。相關研究成果在國內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10篇,多次被邀請參加國家級、省市級神經外科年會做專題講座,并被美國神經外科年會選中為壁報交流。目前,醫院的腦出血神經內鏡治療技術在陜西省乃至國內處于領先地位。通過該技術,可以幫助每名腦出血患者減少醫療費用近5萬元,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成本。
此外,秦創原建設重大項目——陜健醫集團硼中子俘獲技術(BNCT)前期調研論證已完成。據了解,該項目的建設將為相關癌癥患者帶來希望,同時也會對區域醫療健康、公共衛生以及經濟發展等領域產生明顯的帶動作用。
網站主辦:中陜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
地址:西安市航天基地航天大道396號
電話:029-62818148
郵編:710100
中陜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承辦
版權所有:陜西省核工業地質局 中陜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
未經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媒體不得擅自轉載和引用本網站的內容
建議使用1024X768以上分辨率 IE8.0以上版本瀏覽器
網站地圖 陜ICP備15016536號-1